查看原文
其他

417【九维评】政治上可以装逼,经济装不了。

九尾凤凰 九维凤凰 2020-08-19

九维时评


人类一思考,上帝就发笑!

我们的目的就是逗上帝发笑!

我们无需你认同文章观点,但希望能打开你的智慧之门,让你的思考,从一维变成九维。

今天我们八卦下三国的问题。

 用智慧

点亮人生    

最近,“区块链”这个词火了,无论支持它的还是反对它的,居然都可以在短短几天之内嗨到了高潮。让姐觉得:国人的G点也太低了。朋友知道姐在做区块链影视,非要叫姐谈区块链……我靠,姐这么机智勇敢的,怎么敢乱弹?就技术而言,区块链无疑是好技术,姐也相信它属于面向未来的技术,甚至可以说:得区块链者,得未来。这里,姐得拍一下有关部门的马匹:鼓励区块链的发展,这个战略高度够高!但是,即使在技术高手那里,这项技术都还处于探索中,并没有完善,更没有达到全民可以狂欢普及的地步。所以近期,姐认为,估计会出现一波“伪区块链”、“假区块链”、或者“骗子区块链”项目……韭菜们需要睁大眼睛辨真伪。我们今天不谈科技、不谈韭菜,谈正经话题:从经济角度看历史。

一、传统台词

      中国文化最喜欢总结历史成败,但是几乎没有一次总结到点子上。总结了上千年,照样没有逃出治乱循环。姐认为,根源就是我们习惯从政治角度看历史,所以满眼的权谋和勾心斗角,这是我们的传统台词,大家熟。但是它有个弱点:容易装逼——这导致你老看到装逼的假象,看不到真相。这就是历史怎么总结都总结不到位的根源——防太监、防女人、防豪族、防将军、防朋党、防读书人、防贪官……每个朝代都在总结前朝,最后照样“防不胜防”。毕竟建立在装逼假象基础上的总结,都属于逗你玩的。 SO,换个角度看历史特别重要。姐就喜欢从经济角度看历史,经常看到别样的风景。因为政治容易装逼,但是经济不好装。举个大家都熟悉的栗子——三国。 小时候读三国,最想不通的是三件事:一个是诸葛亮这么个大帅哥,为什么要娶个丑老婆?二个是关公这样的武圣啊,为毛干不过一个小白脸陆逊?三是,忠厚的刘皇叔和帅哥孙权,无论怎么努力,都干不过大花脸曹操,这是什么怪?其实整个《三国演义》都是想解释清楚第三点。但是所有的解释,其实都经不起逻辑的推敲。 比如有人总结说:三国后期,刘备孙权等都人才凋零,原来牛逼的人才都去世了。可是,死亡这种事,其实是很公平的,曹操同志不也死了吗?大家拼的不都是二代吗?为毛曹操那边,人才就没有凋零呢?他们的人才怎么就不跑到蜀汉、东吴呢?所以人才的总结,显然又是装逼的假象。 据三国演义报道:得卧龙凤雏者得天下,刘皇叔两个都耧到手了,加上姓刘,天生的正宗货;还得了蜀地——那可是老祖宗刘邦的根基之地啊!总之,无论怎么看,刘皇叔几乎占据了天时、地利、人和……怎么也该三国归蜀的啊!事实却是,蜀汉属于三国里面最弱的一个。 哪里出了问题?

二、经济视角

只有拨开政治假象,从经济角度看,才能发现大问题: 曹操同志迁都许昌,很多人都说是曹大花脸“想控制皇帝”的阴谋,“挟天子令诸侯”的开端。但是,站在经济角度看,这完全是个吃饭问题:原来的首都已经被战争打成了废墟,种不了粮食;而各地送往都城的粮食通道,基本上都被战乱破坏了,运不来粮食……所以,只能迁都。因为:许昌有粮。战争还没有破坏许昌的粮食生产体系。 说实话,就生产而言,占据“天府之国”的蜀汉,其实特别有基础,如果好好运转,经济是可以碾压北方曹贼的。要不刘邦同志怎么打败项羽?但是,蜀汉自己做了一件“挥刀自宫”的事——“币制改革”,直接把自己送上了不归路。 本来,任何新政权建立,搞币制改革也很正常——但是,你得往好的方向改革啊,比如,如何有利于稳定生产、如何有利于安定民生……可惜,敦厚的刘皇叔、帅哥诸葛亮,却往“打劫”民众的方向上搞币制。 当时流行的货币是大汉朝一直沿用的“五铢钱”,以“五铢为计重单位,钱上有“五铢”二篆字——在整个帝国流通,信誉很高。结果,刘皇叔开国后,铸造了一系列奇怪的货币,什么“直百五铢”、“太平百钱”、“定平一百”等蜀国大钱,并且官方宣布:1:100的兑换比例。即一个“蜀大钱”换100个“汉五铢” 如果能够币值稳定,换也就换了。问题是,蜀国政府还特么地不讲信用,利用政府权利和信誉乱来。比如:“直百五铢”一开始大约重9克,重量相当于两个半“汉五铢”——非要说值100汉五铢,刚开始大家也认了……可是后来,官方居然越铸越轻,连自己都不好意思叫“直百五铢”了,叫“直百钱”据考证,最小的“直百钱”才0.8克,比原来缩小了十倍,就这样,还想换“100个汉五铢”——你说老百姓再蠢,谁愿意这么兑换?这韭菜割得太生猛了吧? “直百五铢”信誉整坏后,蜀汉政权不好好反思自己的问题,居然再次打劫:又推出了新币“太平百钱”——还是1:100的兑换比例。很快,这个也整坏了,他们又推出“定平一百”——还是1:100的兑换比例。卧槽,这尼玛割韭菜都上瘾了,还招式都不换——再坚硬的韭菜也经不起这样一次次地猛割啊。最后,韭菜们割得连根都不剩了……蜀国不亡,才没天理呢。

三、吴国更狠

帅哥孙权干的事跟蜀汉差不多,而且更狠。铸造“大泉五百”,直接官方宣布1:500的兑换比例。即一枚吴国的大钱,值500枚五铢钱。 要知道,一个政权机构,想要通过铸币打劫民间,是很方便的事,也容易上瘾——赤乌元年(238年)孙权同志又发行了大泉一千——官宣1:1000的兑换比例。民间财富哗啦啦流向皇宫,这事太过瘾了。孙权再接再厉,又发行了大泉二千、大泉五千等货币……一枚“大泉五千”能换取“汉五铢”五千枚!你看看,跟孙权一比,刘皇叔果然很厚道。厚道的蜀汉都要亡,吴国不亡,更没天理了。 在吴蜀两国搞币制打劫的时候,我们一直视为奸臣的大花脸曹操,居然继续延用汉“五铢钱”,没有乘机造个新币来掠夺百姓财富 据说曹丕登基后,一度以谷、帛为币,但不为民众普遍接受,小曹推行一段时间后发现效果不好,就赶紧废止了,魏国恢复使用“五铢钱”。这个结果就是:魏国的币制稳定,物价平稳,经济稳步上升。 同时,吴蜀两国的豪富、有识之士,都偷偷逃跑去魏国,不但为敌国送去了财富,还送去了人才……所以吴、蜀人才凋零是必然的,但是魏国却始终人才济济。 你看,站在经济角度:三国的问题一目了然。真不是会不会,长得帅不帅决定的。敦厚不敦厚,币上见高低

四、王莽装逼

画蛇添个足:“五铢钱”的发明者其实是吕后,她主持汉朝币制改革,在方孔圆钱的基础上,增加了围边(以免被剪,防止造假),奠定了大汗几百年的基业 后来,王莽篡汉“托古改制”也搞了币制改革,想废除吕后的币制。姐看过不少文字,说王莽是个理想主义者死在自己“复古主义”的理想上。其实,成年人不看人家怎么说,而看人家怎么做。所以,咱也不看王莽政治上如何装逼,就看他经济上如何运作。 王莽推出的新币,刚开始还羞羞答答、遮遮掩掩地搞了6币:有1:1的,1:10的,最大的1:50——叫“大泉五十”,重量只有汉“五铢钱”的两个半重——貌似割韭菜还比较温和。后来,王莽就甩开遮羞布,开始搞“小布一百”——1:100,达到了蜀国的水平;接着玩“大布壹千”——1:1000,达到了吴国的水平不好意思,姐说反了,吴蜀在后,他们其实是学王莽的。东汉建立后,刘秀马上废除了王莽币,继续沿用“五铢钱”,很快恢复了国力。这说明:大汉朝是建立在吕后币制基础上的伟大朝代。 再添个足:按理说,王莽同志都有前车之鉴了,刘皇叔和孙权怎么还不学好呢?他们是不懂吗?吴蜀两国皇室再装逼,贸易往来上却不含糊:两国互相不承认对方的新币“大钱”,两国之间的贸易仍以“五铢钱”为结算工具。假如遇到非要用大钱交易的时候,他们是按照1:1的比例交易的——也就是说:一枚大钱,只相当于一枚“五铢钱”。
这说明,还是国际贸易实在,不装逼。


小编:最后惯例声明

我们只是一家之言,千万不可当真理看!

尽管批评,不要客气!


(图片来源:@网络   )

(欢迎转发转载,但请注明出处。)

回顾:

414【九维评】“忠君爱国”也是个技术活。

415【神吐】机器人明察秋毫的眼睛!

416【月球观察】骆大使凭个人实力出轨,这瓜大了!

408【九维评】决定国家命运的往往是SB。

【家族史】12,到处抛头露面,有违妇德。

【连载】2-114,人不都是高上去、低不下来吗?


九维思享群口号:我们不求标准答案和终极真理,

只求智慧激荡,能让你发现别样的思维和观点。

目前由九维小编来负责本刊,小编微信(jwfh9w)

点击上面“九维凤凰”,关注我们公号。



Modified on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